3月24日,《青岛早报》刊登了记者对董事长李云敬的专访,以下是报道全文。
利客來董事长李云敬:2009年要逆市扩张 扩建8个项目 再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
利客來集团实施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定下这个战略的是售货员出身、有“平民老总”之称的利客來董事长李云敬。当全球经济遭受危机寒流,从奢侈品到生活必需品,影响递减;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到消费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市场,影响也是递减。所以,2009年,李云敬已给占领了岛城广大郊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利客來集团定下调子:2009年,利客來要逆市扩张,重点仍是郊区农村市场。
利客來为何要抢占郊区市场?这个战略的背后还有怎样的布局?近日,记者专访了利客來董事长李云敬,听他讲利客來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和“1小时经济圈”布局。
平民老总:员工顾客随便见
李云敬是记者见过的最平民化的老板。他的办公室有三面透明玻璃,并与另外几间办公室并排相连,工作人员在带记者进去前说,每天早晨8点至9点间,李总通常都在办公室,普通员工和顾客都可以随意进出,而透明玻璃及与其他办公室相连也是为了方便客人能够找到他。见到李云敬,身材高大魁梧的他立即起身快步走上前,用标准的崂山方言与记者打招呼。“我是个粗人,不说普通话是我的特权。”李云敬乐呵呵地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崂山人,一口崂山话说了50多年,想改是不可能了。不过,利客來从事的是服务业,普通话是最基本的服务标准,李云敬在职工大会上再三强调,“公司只有我可以不说普通话,你们都不许。”李云敬实在而幽默的解释使得采访十分愉悦,借着兴头,李云敬讲起了“农村包围城市”和“1小时经济圈”……
专攻农村:郊区建起22家店
利客來集团的前身是崂山县李村供销社,当年李云敬就在供销社里当过打酱油的售货员。1997年,供销社转制为崂山商贸大厦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崂山商贸大厦购买了相邻的一处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的卖场,建起崂山商贸中心。4年后,崂山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利客來商贸股份有限公司。
“利客來就是从农村市场出来的,我们熟悉这块儿市场,农村的广大天地更适合利客來。”李云敬说,利客來商贸公司建起后,接盘了莱西月湖公园附近1.7万平方米的百货大楼,建起李沧区外第一家连锁商场。之后,利客來在郊区市场的扩张一发不可收拾,去年底前,在莱西、即墨、城阳、胶州、平度、崂山区王哥庄分别建起了22家利客來购物中心或超市。
扩张农村:今年再建8个项目
无论是“家电下乡”等政府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还是遇上了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都恰恰证明了李云敬“农村包围城市”的决策是正确的。目前,利客來的年销售额已达到15.5亿元,而且每年都以20%的速度不断增长,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也没有拖慢利客來增长的步伐。
“今年会继续扩张,打造利客來的‘1小时经济圈’。”李云敬告诉记者,因为利客來的主营项目是实在、实惠的生活必需品,销售市场则是广大的郊区农村市场,而且利客來还会通过整合物流配送的资源来降低费用开支,所以利客來今年不仅要给员工平均涨薪15%,还会坚持逆市扩张。今年城阳4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即墨3.5万平方米购物中心也已奠基,莱西3万平方米地下超市开建在即,还有平度3处、胶州2处超市、重庆路的物流配送中心等8处项目,这些项目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完善利客來的“1小时经济圈”布局。李云敬解释说,以李村总部为中心,1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城阳、即墨、莱西、胶州和平度这5个设在城区的分支机构,这样一小时经济圈的建立不仅可以降低配送成本,而且对外派员工来说不必离家太远,就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和激励机制,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现在为止,这个经济圈已见雏形,今年要建设的物流配送公司、生鲜采购中心也是为更好满足这个经济圈的发展。